
杨卫,1954年2月16日出生于北京,固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前校长。
1969年1月杨卫参加工作。197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锻压专业。1981年获得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工学硕士。1984年获得美国布朗大学工学院博士学位。1997年至2004年担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2001年当选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院士。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4年至2004年担任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常务副院长。2004年至2006年担任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2004年至2006年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2006年至2013年担任浙江大学校长 。2011年担任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2013年至2018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2013年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2018年被增选为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杨卫在断裂力学研究中,得到准三维裂纹尖端场的解析解,证明界面裂纹扩展可超越下瑞利波,激发了超高速界面断裂的研究。在细观与纳米力学研究中提出细观塑性理论。发展了连续介质力学与分子动力学之间的跨层次算法,模拟了从裂尖发射的原子点阵位错运行并转变为连续介质位错群。提出准解理断裂理论,解释了裂纹钝化后再出现解理的现象。提出电致断裂的非线性力学机理模型、畴变增韧模型和畴变电致疲劳模型,可以计算电场循环的裂纹扩展量,提出电致质流失稳模型。
杨卫先后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获奖人);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获奖人),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两项、周培源力学奖、ICCESEricReissner奖ASMECalvinRice奖ASMEWarnerT.Koiter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