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联合校保密处,以“银幕光影塑文脉,共筑国安守初心”为主题,组织师生党员赴西影电影博物馆、“以文化人 书画国安——百名书画家国家安全主题书画作品展”开展党日活动共建,通过沉浸式参展、观影在艺术与历史的交融中深化国家安全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光影溯初心:胶片里的家国叙事
活动首站走进西影电影博物馆,师生在一帧帧经典电影胶片中触摸时代脉搏。《红高粱》的粗犷豪迈、《大话西游》的天马行空背后,隐藏着中国电影人对家国精神的独特诠释。在“红色记忆”展区,《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地下工作者用生命守护情报的细节、《钱学森》归国研制“两弹一星”的珍贵手稿,让党员们驻足沉思,老电影是一代代中华儿女守护国家安全的历史见证。胶片修复技术守护的不仅是影像,更是民族精神密码。博物馆讲解员以《英雄儿女》胶片修复为例,揭示了艺术传承与国家安全的内在关联。



书画凝共识:笔墨间的安全密码
由陕西省国家安全厅、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以文化人 书画国安”——百名书画家国家安全主题书画作品展,通过百余幅作品系统展示十年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取得的突出成效,展现陕西省国家安全机关坚定履行隐蔽战线职责使命,胸怀“国之大者”,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精神风貌,教育广大群众深刻认识当前国家安全面临的严峻复杂形势,切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进一步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侠义映担当:银幕内外的时代呼应
活动尾声,师生集体观看影片《射雕英雄传之侠之大者》。影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精神注入将金庸笔下的英雄事迹,影片引发强烈共鸣。保家卫国不是虚幻的热血,而是实验室里每个数据的精准求索、每篇论文的求真务实。大家深刻体会到高校科研工作者既是“科技侠客”,更是国家安全的“隐形守护者”。

以文铸盾:让安全基因深植血脉
此次党日活动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以电影回溯历史使命、用书画诠释时代课题、借武侠激活青年担当,构建了“可触、可感、可践行”的国家安全教育场景。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党建+文化+安全”融合创新,引导师生在突破关键领域技术壁垒中践行“材料报国”誓言,让“银幕光影”照亮的初心,化作守护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
(作者:杨秋瑾 摄影:廖莎莎 审核:孙磊 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