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16日,材料学院组织党员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二研究所、浙江枫桥、浙东抗日革命根据地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将基层治理经验、红色革命精神与国防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推动党建引领、红色教育与产学研合作的深度融合。
在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二研究所(宁波分院),党员详细了解了52所在军工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应用成果。双方围绕高性能金属材料研发、金属表面工程、毁伤材料等议题展开深入座谈,并就联合培养研究生、共建科研基地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52所党委副书记张永亮表示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科研实力雄厚,与兵器工业52所有着极其契合的科研方向及团队,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深厚的合作基础,希望未来加强合交流,提升联合项目数量、加快科研平台建设、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我国兵器装备升级提供技术支持。


在“枫桥经验”发源地诸暨市枫桥镇,通过参观枫桥经验陈列馆,党员系统了解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理念从诞生到发展的历史脉络。在与当地干部的交流中,党员重点探讨了“枫桥经验”在高校治理中的应用路径,如通过党建引领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运用法治思维化解矛盾纠纷等。

在“王冕故里”——诸暨市枫桥镇栎桥村的诸暨市清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展厅陈列内容丰富,既展示了历史演进中,诸暨地域上代代相传的清廉人文,又阐述了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新要求。“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引用元代王冕的《墨梅》诗名句,让墨梅的清芬之气、高洁之姿誉遍四海。

材料学院党委副书记禹亮表示,枫桥经验的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这与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度契合。学院将探索建立网格化学生管理模式,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引导学生参与基层治理实践,培养责任意识和服务能力。

在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的浙东抗日革命根据地,党员参观了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馆、浙东行政公署旧址等红色地标,通过珍贵文物、历史影像和现场党课,深刻感受了“坚定信仰、坚持斗争、团结为民”的浙东革命精神。在梁弄镇横坎头村,师生们聆听了“浙东红村”从贫困山村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蝶变故事,体悟到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此次实践学习活动是材料学院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学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通过“理论学习+实地调研+产学研对接”的模式,在基层治理智慧中汲取创新灵感,在红色历史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国防科研一线感受责任担当。
(图文:材料学院 审核: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