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拓展博士生工程视野,提升实践能力,7月17日,材料学院25104-01、02、03班博士生,赴行业领军企业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实践交流活动,实地感受我国高端材料自主创新的奋斗足迹。

实践队参观了西部超导文化展览室,通过详实的图文与实物展品,系统了解了企业在突破关键材料“卡脖子”技术中的三大里程碑成就:建成了国内首个铌钛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全流程生产线,实现我国超导线材产业化“零的突破”;自主研发的三种损伤容限型钛合金棒丝材,填补国内空白,广泛应用于国产大飞机、新型战机及舰船装备;突破高性能高温合金工程化关键技术,产品性能达国内先进水平,扭转了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核心材料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一条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成功之路跃然眼前,让同学们深受触动。

深入生产一线,同学们实地体验了材料制造的严苛环境。在钛合金锻造工段,灼热的气浪与轰鸣的锻压设备,让博士生们直观感受到高端材料成型的挑战与精度要求。随后走进超导线材制备车间,现代化、自动化的生产线与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生动诠释了“国之重器”背后的工艺基石。

座谈会上,企业技术专家详细介绍了西部超导当前的核心攻关方向、产业化瓶颈及前沿技术布局。校友交流环节,博士生们就超导材料微观机制、钛合金极端服役性能等专业难题踊跃提问,并与企业研发人员展开深度探讨。围绕“博士生入职后的研究方向衔接”“企业前沿技术需求与个人发展路径”等问题,校友们分享了宝贵经验,为同学们的未来规划提供了切实参考。

此次西部超导之行,不仅是一次产业前沿的认知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科技报国现场课。博士生们深刻体会到自主创新材料体系对国家战略安全的重大意义,纷纷表示将立足科研本职,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高端材料突破的征程中,在解决“卡脖子”难题中实现科技报国的价值追求。
(图文:江浩 审核: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