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助力学校实现“127”目标,9月5日至20日,碳材料师生融合党支部立足“传帮带”支部文化,精心策划并陆续开展“新生见面会”“优秀校友回访交流”“团队科研手册宣讲”“实验室参观及设备培训”以及“优秀在读博士生科研方向宣讲”等系列活动。活动以“明方向、授方法、强素养”为核心目标,聚焦研究生成长需求,为团队搭建起“学思践悟”贯通式成长平台,层层递进助力新生融入科研生态。团队负责人李贺军院士、院长付前刚教授及支部全体师生党员参加相关活动。

院士领衔开讲,筑牢科研入门之基
“新生见面会”上,李贺军院士与同学们亲切交流。他通过梳理团队三十余年的主要研究方向,介绍学校配套资源及成果转化企业等研究平台,展现科研硬实力,激发大家的创新热情。同时结合自身经历提出五点要求,一是主动转变角色,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二是科学规划人生,明确科研目标与阶段计划;三是积极锻炼自我,提升协作与抗压能力;四是胸怀宏大格局,主动服务国家与学科发展需求;五是坚持锻炼身体,为更好开展学习和科研夯实基础。付前刚教授勉励同学们要明确使命,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主动精神应对科研挑战,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校友回访交流,传递学科发展之光
9月11日,支部邀请陕西科技大学冯雷教授、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田新发工程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朱肖飞副教授等三位优秀毕业生回组交流。三位校友深耕不同领域、各有建树,他们结合自身科研历程,分享了在学术探索中遇到的挑战与突破、积累的经验与感悟,将宝贵的科研心得倾囊相授,为初入科研领域的新生们提供了重要指导,也让大家从榜样身上汲取了奋进的力量。

师长培训宣讲,搭建创新实践之路
孙佳副教授围绕“团队科研手册宣讲”,聚焦科研规范与设备使用,系统讲解团队发展现状与研究生工作要求。在“实验室参观及设备培训”环节,支部成员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示”的方式,帮助新生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和安全防护意识。在“优秀在读博士生科研方向宣讲”环节,高年级学生分享了研究思路的形成过程和工作亮点,有效激发新生的科研热情,进一步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

凝聚新力量,“碳”路共前行。碳材料师生融合党支部精心组织开展的新生培训系列活动,有力推动“思创启研”新生第一课思政品牌建设走深走实。未来,支部将进一步深化品牌建设与活动实效,为材料学科和学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文字:刘驰宇 李梦娇;图片:梁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