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赤诚之心培养学生。——介万奇
他是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是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陕西省师德楷模、陕西最美科技工作者的荣膺者,为中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就是材料凝固技术与晶体生长专家、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介万奇。
“三尺讲台,无数莘莘学子,见证了介万奇教授言传身教、诲人不倦的人格魅力;一盏台灯,众多科研成果,折射出介万奇教授执着探索、刻苦攻关的科学精神”——这正是介万奇的真实写照。
“材料学科里有大学问”
1977年,在“科学的春天”里,18岁的介万奇考入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铸造专业。他和很多学生一样,认为铸造是又苦又脏的工作,不知道其中有大学问,这让介万奇有点心灰意冷。
入学后不久,材料学院的一场专家报告会就像一场及时雨。介万奇亲耳聆听了周尧和院士的学术报告。中国铸造界的一面旗帜周尧和,给学生们介绍了材料和铸造专业的内涵及其在机械工业中的重要性,并语重心长地教导大家要热爱这个专业。他对新生们说:“不要总说哥德巴赫猜想很牛,材料科学里也有很多很大的学问值得去钻研。”一席话如春风化雨,让有点沮丧的介万奇恢复了信心。
“要真正了解一门学科,不能光从名称上去看,要在了解了学科的结构、内涵后,才能形成正确的看法。”介万奇说,“铸造虽然是一门工程学科,看上去是个粗活,但其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物理和化学的科学原理,越钻研越觉得其博大精深。”
介万奇是一个执著的人,一旦认准了方向,便会排除万难、奋不顾身地走到底。大三时,听过周尧和教授的铸造原理课后,介万奇下定决心要读周尧和的研究生。完成本科学业后,他师从周尧和一直攻读到博士。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十年时间,他就像一位苦练内功的侠客,勤奋研习、努力拼搏,完成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作为西工大的博士生,介万奇毕业后的去向有很多,但他最终选择留在西工大任教。
“用赤诚之心培养学生”
1988年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他就担任了本科生班主任,工作认真负责,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所指导的班级平均学分积居全年级第一;主动关心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我从我的老师们那里学到许多东西,我应该要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带出更多的好的学生和青年教师。”周尧和院士“从严、重导、求新”教育理念在介万奇身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在本科教学工作中,注意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科研最新动态相结合,将科研工作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使课程内容不断更新,保持与学科同步发展。他讲课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教学精彩纷呈,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大家在轻松的课堂环境中受益匪浅,因此他成为同学们最受欢迎的教师之一。同学们纷纷表示:“介老师用他渊博的知识吸引了我们,以独特的课堂魅力征服了我们”。
作为研究生导师,介万奇在科研上严格要求学生,只有经过培训的学生方可进入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他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多方面发展,支持学生参加国际会议、校际交流和联合培养;要求学生“胸怀祖国,志存高远,自强不息”,拥有一颗“精忠报国”之心,不断增强集体主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不要计较个人得失。他一直倡导“开拓创新的科研勇气”,引领学生高瞻远瞩、洞察需求,学以致用、永不言弃。
有人对介万奇培养研究生的模式作了四点总结:第一,创造条件,让学生做比较前沿的高水平课题研究;第二,提供信息,让学生耳听眼看,了解最新的学科资料和学术动态;第三,合理组织,安排不同的研究方向,培养学生的独创能力;第四,学术交流,每周举行一次学术交流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且畅所欲言,从而了解整个实验室的最新发展。正是这种严格的科研训练,使学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介万奇还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深入生活,关心社会,并亲自带领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暑期国际学校等开放多元国际化的平台,不同文化背景的年轻人产生了思维的碰撞,激发了科研创新的火花。
“只有大胆的探索才能有独到的发现”
介万奇将自己团队的研究模式命名为“Free mode”(自由模式),既有学术上的密切配合,又给每一位成员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要选择能够做20年的科研方向,20年后你就是这个领域的权威”——这是介万奇对团队每一位成员的希望和要求。他在工作中十分注意人才梯队的建设,让年轻人挑大梁,承接重要课题,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和长处。
三十多年来,介万奇带领团队在金属材料铸造成型和功能晶体单晶生长的原理创新、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方面深入钻研。主持开发出两种大型复杂薄壁铝镁合金构件铸造新技术及装备,解决了嫦娥等多型航天型号关键构件铸造的瓶颈问题,使我国在该领域跃升至国际领先水平。开发出高能射线探测用碲锌镉、太赫兹技术用碲化锌等化合物半导体制备技术,解决了空间科学等领域的空“芯”化问题。
他为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制定了“顶天立地”的思路:要么上书架,要么上货架。以西北工业大学研发的新型辐射材料与器件技术为基础,组建了国内唯一的探测器级CZT晶体生产企业——陕西迪泰克新材料有限公司,打破了国外公司技术和产品的垄断,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多项空白。
2020年,介万奇主持的“大型高质量铝合金铸件控压成型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通过国家级科技评审,这一成果使我国在大型复杂铝合金铸造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其中已授权12项,形成企业标准17项,发表高水平论文多篇,出版专著1部,培养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25人。自主开发的成套控压成型铸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80%。项目近三年新增产值49.74亿元,新增利税7.15亿元。
审核:刘伟